首页 古诗词 指南录后序

指南录后序

明代 / 祝廷华

空来林下看行迹。"
"新命千龄启,鸿图累圣馀。天行应潜跃,帝出受图书。
"大渚初惊夜,中流沸鼓鼙。寒沙满曲浦,夕雾上邪溪。
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烟疏疑卷幔,尘灭似销氛。
"湛湛江水见底清,荷花莲子傍江生。采莲将欲寄同心,
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
辟土欣耕稼,销戈遂偃兵。殊方歌帝泽,执贽驾升平。"
"家临清溪水,溪水绕盘石。绿萝四面垂,褭褭百馀尺。
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山花缇绮绕,堤柳幔城开。
乐和知化洽,讼息表刑清。罚轻犹在念,勿喜尚留情。
"晦晚属烟霞,遨游重岁华。歌钟虽戚里,林薮是山家。
上天垂景贶,哲后举鸾觞。明德今方祚,邦家万世昌。
雷雨苏虫蛰,春阳放学鸠。洄沿炎海畔,登降闽山陬。


指南录后序拼音解释:

kong lai lin xia kan xing ji ..
.xin ming qian ling qi .hong tu lei sheng yu .tian xing ying qian yue .di chu shou tu shu .
.da zhu chu jing ye .zhong liu fei gu pi .han sha man qu pu .xi wu shang xie xi .
bai yu yao ru yue .qing shan duan ruo yun .yan shu yi juan man .chen mie si xiao fen .
.zhan zhan jiang shui jian di qing .he hua lian zi bang jiang sheng .cai lian jiang yu ji tong xin .
xiao tiao jiu yue tian .ai wan chu zhong cheng .jie wen song zhe shui .qi zi yu di xiong .
bi tu xin geng jia .xiao ge sui yan bing .shu fang ge di ze .zhi zhi jia sheng ping ..
.jia lin qing xi shui .xi shui rao pan shi .lv luo si mian chui .niao niao bai yu chi .
zhan yi feng shi qu .en yu wang xing lai .shan hua ti qi rao .di liu man cheng kai .
le he zhi hua qia .song xi biao xing qing .fa qing you zai nian .wu xi shang liu qing .
.hui wan shu yan xia .ao you zhong sui hua .ge zhong sui qi li .lin sou shi shan jia .
shang tian chui jing kuang .zhe hou ju luan shang .ming de jin fang zuo .bang jia wan shi chang .
lei yu su chong zhe .chun yang fang xue jiu .hui yan yan hai pan .deng jiang min shan zou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轻的(de)日子早(zao)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江(jiang)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yi)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shui)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dao)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美丽的邻家女子,白天时用衣袖遮住脸,春日里更添惆怅,懒得装扮,都是有原因的。
成汤出巡东方之地,一直到达有莘氏之地。
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zou)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雷开惯于阿谀奉承,为何给他赏赐封爵?
这木樽常常与黄金的酒壶放在一起,里面倒是盛满了玉色酒汁。
你以前既然和我有成约,现另有打算又追悔当初。
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注释
322、变易:变化。
[27]赪(chēng称):红色。飞文:光彩相照。此谓墙上用红泥糊满光彩焕发。
34、皂(zào)隶:本指奴隶,这里指做各种杂务的仆役。
187、杨雄:西汉辞赋家。
(13)“添”,元本作“占”。“眉间喜气添黄色”,谓面有喜色。《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四《人事·额》引《相书占气杂要》曰:“黄气如带当额横,卿之相也。有卒喜,皆发于色,额上面中年上,是其候也。黄色最佳。”韩愈《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及冯李二员外》:“城上赤云呈胜气,每间黄色见归期。”苏轼《浣溪沙·彭门送梁左藏》:“唯见眉间一点黄。”此处预祝苏轼、苏辙两兄弟不久将在家相聚。
(4)旦暮渡易水: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暂。易水,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5)鲍照诗:“合沓崿嶂云。”
中都:此指汴京(今河南开封)。促织:古称蟋蟀为促织。
⑬零落:凋谢,陨落。

赏析

  整体来看,此诗写节士悲秋,激情递发,思欲报国。前六句写肃杀之秋景及节士悲秋。“白日”以下六句写节士因悲秋而思欲报国。“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报明主”,意谓报国之心,白日可鉴。后四句写节士发奋报国,立志灭敌。
  文中(zhong)多次出现的典故。且都用得恰当贴切,非但没有冗赘晦涩之感,还使文章显得富丽典雅,委婉曲折.情意真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这四个典故连用,隐喻作者命运坎坷、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击和因作《檄英王鸡》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遇,虽心怀愤懑之情,却含而不露,且无金刚怒目之嫌。“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两个典故是隐喻目己不畏险阻、壮心不已的坚强信念。“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悫意之长风”等典故.则隐喻自己“长风破浪”的浩气和积极进取的决心。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此诗前两句:“襄阳太守沉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沉碑,指杜预刻二碑记功之事。襄阳城西北十里有万山;其下有沉碑潭。《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古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yi chen)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自此以来一直为后人所传闻。后两句:“湘(xiang)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湘:系“襄”误。这两句是说:襄江并未随着岁月的推移变成山谷。那沉入水底的碑文,应该还是清晰可见吧。这里说明人的功业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沧桑而消失的。
  这首诗起合相关,转承自然,前后勾连,布局合迎。
  在这首诗中,元好问实际上是继承前人的观点,批评《再游玄都观》及其诗序的怨刺失度。元好问认为,如果说刘禹锡的《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是戏赠之作,尚无伤大雅,但《再游玄都观》一诗就怨刺失度了,尤其是诗序中所谓“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有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将所有当权者斥为兔葵、燕麦,打击面太大,贬损太过,不免流于刻薄。前两句概括刘禹锡创作《再游玄都观》的背景,“乱后”指刘禹锡被贬十四年间皇权迭变、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动乱时局, “失故基”指刘禹锡诗前小序所说“荡然无复一树”的衰败景象,看花诗指《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这两句诗认为当时一切只值得悲伤,不应该再出怨刺之语。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刘郎”一句,借用刘诗“前度刘郎今又来”之语,说刘禹锡也是凡人。“枉向”一句,拈出《再游玄都观》诗序为批评重点。“枉”是“错”的意思,与“枉著书生待鲁连”(《论诗三十首》)的“枉”字同意。两句连在一起,是说刘禹锡也是凡人,不能免俗,却错将所有人都指斥为东风中的兔葵、燕麦一类,加以嘲讽。可见,这首诗着重批评《再游玄都观》尤其是诗序的怨刺失当。
  让我抓住不放的是“钟山”这个词。后主对“钟山”这个词很有爱,自号钟隐、钟山隐者。“钟山”对后主来说,意味着出世、隐居、清逸。因此联系全文,“钟山”一次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无乃见钟山并非说见不到钟山,而是说无法继续目前这种类似隐居的闲逸的状态。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应该是,有一件事他不想去做。不想做的理由是因为环境恶劣,无法像现在这样清逸闲散。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读这首诗时,就宛如欣赏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图画,画面开阔,色彩明朗和谐,而且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从而读出诗人心中那份乌云终会散去,光明终将来临的坚定的信念,诗中所抒发的情,与诗人所描写的景和谐而统一,在艺术处理上是成功的。
  小说中林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贾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林黛玉先说贾宝玉像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她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对此,用心极细的脂砚斋用批语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这一批语,对帮助读者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是很有启发的。
  (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描写《口技》林嗣环 古诗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这首七言绝句,对比的运用,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深刻。诗人将吊古伤今之情融入到了春色中,委婉曲折,感情深沉。最后伤今之笔,将诗人的忧国愁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作者在本文中畅言“快哉”二字,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文章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他正是出于对女奴的同情,因此对于她们的对立面——这里的主客们就不能不感到愤懑。他表面上把主人写得何等的殷勤好客,然而,实际上却正是在揭露他们的贪得无厌。“清夜恩情四座同,莫令沟水东西别。”他要使四座同恩,要作长夜之饮,甚至奢望他们这样的日子地久天长,真格有不散的筵席,好让这些公子王孙们永远陪伴着他,莫要像沟水那样作东西之别。主人的这种希望享尽人间富贵荣华的感情是非常强烈的。但既然他们的欢乐是建立在歌舞侍姬们的痛苦之上的,则这一对矛盾的结果,那就必然是:统治者愈长欢,她们的痛苦也就愈深沉。这种对于公子王孙们的“恩情”,就是加在她们头上的罪孽。统治者如此之尽情享乐,她们不得不歌喉裂,舞腰折,不可能如白居易说的那样“不知疲”。在温庭筠的笔下,她们正是心力交瘁的。他用了类似今天蒙太奇的隐喻手法,写出“亭亭蜡泪香珠残,暗露晓风罗幕寒。”当酒酣耳热之际,谁会因残烛而想到泪痕呢?谁又会因拂晓前的寒风而为他人感到了寒冷呢?这绝不会是“一饮千钟如建瓴”的座上客,而只有那些侍姬们的心境才会如此。所以这一联其实是写侍姬们的,但却是写诗人用心感觉到的。同一舞妓,在别人看来是香艳肉感,而他却看到了泪珠和战栗。这的确是巨大的思想差距。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创作背景

  江苏镇江东北的长江中,有两座小山,均属焦山余脉。据史料记载,唐时此山叫松寥夷山,又称瘗鹤山(海拔12.1米)。另一座叫夷山,又叫小焦山、海门山或鹰山(海拔23.5米)。因山四周均是绝壁悬崖,人迹难到,成了鹰、鸥、鹳等的栖身之地。两山分峙江中,古称海门。古时,镇江往东即入东海,焦山一带是江海相连。随着时光的流逝,沧海桑田的变迁,后来才使焦山以东淤起平原,此山也陷入了滩涂。

  

祝廷华( 明代 )

收录诗词 (5646)
简 介

祝廷华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刘梁嵩

埋镜泉中暗,藏镫地下微。犹凭少君术,仿佛睹容辉。"
豪持出塞节,笑别远山眉。捷报云台贺,公卿拜寿卮。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彤帏荷新宠,朱黻蒙旧荣。力薄惭任重,恩深知命轻。
空闻岸竹动,徒见浦花繁。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
亭伯负高名,羽仪称上京。魏珠能烛乘,秦璧许连城。 六月飞将远,三冬学已精。洛阳推贾谊,江夏贵黄琼。 推演中都术,旋参河尹声。累迁登御府,移拜践名卿。 庭聚歌钟丽,门罗棨戟荣。鹦杯飞广席,兽火列前楹。 散诞林园意,殷勤敬爱情。无容抱衰疾,良宴每招迎。 契得心逾重,言忘道益真。相勖忠义节,共谈词赋英。 雕虫曾靡弃,白凤已先鸣。光接神愈骇,音来味不成。 短歌甘自思,鸿藻弥难清。东里方希润,西河敢窃明。 厚诬空见迫,丧德岂无诚。端守宫闱地,寒烟朝暮平。 顾才无术浅,怀器识忧盈。月下对云阙,风前闻夜更。 昌年虽共偶,欢会此难并。为怜漳浦曲,沉痼有刘桢。
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古戍烟尘满,边庭人事空。夜关明陇月,秋塞急胡风。


塞上 / 赵美和

兄上荆山巅,翻石辨虹气。弟沉沧海底,偷珠待龙睡。
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地古烟尘暗,年深馆宇稀。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物土南州异,关河北信赊。日昏闻怪鸟,地热见修蛇。
冰泮寒塘始绿,雨馀百草皆生。
况复陵寝间,双双见麋鹿。"
去时只觉天苍苍,归日始知胡地长。重阴白日落何处,
"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岭上楼台千地起,


玉烛新·白海棠 / 何琇

"薄游京都日,遥羡稽山名。分刺江海郡,朅来征素情。
赖有秋风知,清泠吹玉柱。"
下车岁已成,饰马闲馀步。苦霜裛野草,爱日扬江煦。
走马为君西击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一飞直欲飞上天,
寄语河边值查客,乍可匆匆共百年,谁使遥遥期七夕。
裴回自怜中罔极。传闻有鸟集朝阳,讵胜仙凫迩帝乡。
"隋季失天策,万方罹凶残。皇祖称义旗,三灵皆获安。


国风·周南·汝坟 / 刘燧叔

"阳翟疏丰构,临平演庆源。学筵尊授几,儒服宠乘轩。
"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开。离光升宝殿,震气绕香台。
巨石潜山怪,深篁隐洞仙。鸟游溪寂寂,猿啸岭娟娟。
水结曲池冰,日暖平亭色。引满既杯倾,终之以弁侧。"
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别有欢娱地,歌舞应丝桐。"
"水府沦幽壑,星轺下紫微。鸟惊司仆驭,花落侍臣衣。
公孙跃马轻称帝。五丁卓荦多奇力,四士英灵富文艺。
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连年大军后,不日小康辰。


邻里相送至方山 / 程秉钊

岩花飘曙辇,峰叶荡春旗。石闾环藻卫,金坛映黼帷。
剑去双龙别,雏哀九凤鸣。何言峄山树,还似半心生。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高高酒旗悬江口。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古今信灵迹,中州莫与京。林巘永栖业,岂伊佐一生。
双辙出郭门,绵绵东西道。送死多于生,几人得终老。
幂幂涧畔草,青青山下木。此意方无穷,环顾怅林麓。
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


行香子·七夕 / 释惠崇

怀禄宁期达,牵时匪徇名。艰虞行已远,时迹自相惊。"
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
华表千年鹤一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愁客坐山隈,怀抱自悠哉。况复高秋夕,明月正裴回。
麒麟之台,羁雌众雏故山曲。其鸣喈喈,其鸣喈喈,
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
赭汗千金马,绣毂五香车。白鹤随飞盖,朱鹭入鸣笳。
揶揄惭路鬼,憔悴切波臣。玄草终疲汉,乌裘几滞秦。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 释昙贲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白鸠之白谁与邻,
不能京兆画蛾眉,翻向成都骋驺引。青牛紫气度灵关,
闲宇常自闭,沉心何用写。揽衣步前庭,登陴临旷野。
分曹日抱戴,赴节凤归昌。幸奏承云乐,同晞湛露阳。
欢唿良自适,罗列好相依。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神弦 / 韩琮

潜鳞波里跃,水鸟浪前沉。邗沟非复远,怅望悦宸襟。"
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
人事今如此,生涯尚可求。逢君入乡县,传我念京周。
精神别禀凤凰心。千年待圣方轻举,万里呈才无伴侣。
暖手缝轻素,嚬蛾续断弦。相思咽不语,回向锦屏眠。"
双凤褰为阙,群龙俨若仙。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
"镂碗传绿酒,雕炉熏紫烟。谁知苦寒调,共作白雪弦。


饮马长城窟行 / 蔡洸

黄河欲尽天苍黄。"
行尽胡天千万里,惟见黄沙白云起。马饥跑雪衔草根,
努力前程是帝乡,生前免向胡中死。(第十七拍)
君念菖蒲花,妾感苦寒竹。菖花多艳姿,寒竹有贞叶。
东南信多水,会合当有年。雄飞戾冥寞,此意何由传。"
何言兼济日,尚与宴私违。兴逐蒹葭变,文因棠棣飞。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
欲应重轮曲,锵洋韵九韶。"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 潘德元

"春色照兰宫,秦女坐窗中。柳叶来眉上,桃花落脸红。
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
青陆春芳动,黄沙旅思催。圆扉长寂寂,疏网尚恢恢。
"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
"日映宫墙柳色寒,笙歌遥指碧云端。
长揖谢时事,独往访林泉。寄言二三子,生死不来旋。"
影浓山树密,香浅泽花疏。阔堑防斜径,平堤夹小渠。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缅想边庭征战苦,